澳门新管家婆

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煤炭力量

来源:中国煤炭报
作者:汤海林
发布时间:2024-04-10 09:42:39
【字体:

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煤炭力量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分两步走细化绘就了建设美丽中国路线图,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意见》把能源放在全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首要位置,凸显了能源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根源性、趋势性作用。

煤炭是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一定程度上说,煤炭行业是否能绿色低碳发展决定了能源领域转型的成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并陆续颁布了《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多个政策性文件,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演进。我国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开采工作面、煤矿灾害防控等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和大型装备制造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燃煤发电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成为国家规范,自主研发的电站分散控制系统(DCS)打破国外垄断。全面掌握煤制油品/烯烃等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创建了一批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在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生态修复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煤炭产量2021年突破40亿吨大关,2023年增长到46.6亿吨。煤炭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煤炭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提升,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煤炭发展迎来巨大挑战。

一方面,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节能技术水平偏低,总量供给弹性能力不足,煤炭零碳开采、煤与新能源协同耦合等技术仍处于科学探索阶段,减碳效果有限。另一方面,减碳降污协同创新有待加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消耗成本较高,现有技术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运行仍有一定距离,关闭矿井生态修复等措施力度不足,以系统视角整体推进煤炭产业转型的政策协同不足,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煤炭领域的转型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煤炭行业必须积极应对生态与环境的各种挑战,立足长远、系统重构、综合施策,全生命周期推动煤炭产业全面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一要加快推动煤炭绿色开采,优化煤炭空间开发格局。针对煤炭主要产区和生态影响状况,有针对性地研究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技术体系,实现生态环境再造。在对煤炭资源绿色开采与生态修复要求较高的地区,大力推广煤水资源协调开采等技术;在较为干旱、冬季寒冷的西北部地区,大力推广干法工艺,减少水资源污染及占用,降低成本和资源综合能耗;地下开采利用以减轻地表沉陷为重点的充填开采技术,加快生态修复与土地再利用,形成煤炭低碳开发利用新格局。加快智慧矿山建设,推进煤炭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精准、智能、绿色的煤炭探采技术优势,不断提升煤炭矿区资源综合开发水平。

二要统筹考虑市场需求、环境污染等因素,在稳供给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煤炭资源配置、煤炭开发布局、产能结构。积极推动机械化程度高、用林草地占用少、生态治理效果好、具有增产潜力的现代化煤矿进行产能核增,促进优质煤矿产能释放;逐渐压缩资源储量有限、开采条件复杂、生产成本高的东部地区煤矿生产规模,从严控制开发强度大、投资效益低、接续资源在深部的中东部地区的接续煤矿建设;继续推进中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等产能分布小而散、规模化程度较低的矿区整合或退出。在合理控制煤炭生产总量的前提下,集中煤炭优势产能,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加快在煤炭主产区建立“风光火储”综合性能源基地,积极推进煤炭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耦合发电、耦合化学转化的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实现煤炭绿色清洁能源系统的多元化协同发展。

三要加快推动煤炭清洁利用。综合利用煤炭与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关系,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进一步推动低能耗、低水耗、低成本、低排放的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以及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推进大型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气发展,进一步拓展煤炭的消费利用空间。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深入研究推广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以实现高效、超低排放的供热与发电,积极推动高效煤粉锅炉取代常规燃煤锅炉,加快超低排放电厂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实现燃煤电厂可持续清洁发电。探索“能化结合、集成联产”的新型煤炭梯级利用方式,推动煤化电热一体化发展,蹚出一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路径。聚焦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明确“双碳”目标不同阶段的CCUS技术战略定位,实现二氧化碳的回收、循环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动清洁煤技术体系建立,为用煤产业提供优质、绿色、环保的煤炭产品,构建一条“产—销—用”的高效、环保产业链。

四要稳妥做好煤矿退出修复,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建设,“一矿一策”规划煤炭退出转型发展路径。完善煤炭退出机制,制定规范的煤矿关闭和退出的常态化管理方针政策,推动煤炭从政策性退出过渡为市场化退出;建立煤炭产业转型发展长效机制,根据矿区资源枯竭后的转型途径指导矿区生产布局,有序推进矿区退出和转型发展工作。持续发力煤炭矿山生态治理工作,对于煤炭开采造成的塌陷土地占用面积大、破坏严重的,分类施策实施治理,如存在地质灾害的地区,采取恢复植被法,进行自然修复;对于开采后水土资源污染较轻、土壤质量下降较少、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采取土地平整措施将其改造为农业用地,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对于不受采煤扰动影响的矿井建设征用的土地,直接用于工程建设和工业生产,并积极挖掘老旧矿区发展新能源项目的有利条件,探索矿区沉陷区光伏示范项目,开创工业化恢复治理方式。

五要加强煤炭转型政策供给,完善煤炭税费管理制度,发挥财税政策的核心作用。针对煤炭资源转化的排放特征和减排难度,对矿业权使用费进行调整,对于加快碳汇、开展“风光火储一体化”等资源综合利用布局的探矿权人,调降整体探矿权使用费率,为碳中和创造有利条件。灵活调整探矿权政策,对于勘探结果显示煤炭资源品位低、开发污染程度高、生态治理难度大的探矿权或煤炭资源富集地区的探矿权,适当缩紧探矿权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强煤炭市场运行机制建设,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煤炭绿色智能开采、低碳清洁加工、高效综合利用。设立煤炭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治理专项基金、煤矿退出专项基金,促进煤炭与生态和谐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人才引进、鼓励创新、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充分调动煤炭专业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科技人才和优势资源向煤炭行业聚集,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煤炭行业示范样板。